以革命文物为依托,创新西柏坡思政教育
发布时间:2025-01-07
以革命文物为依托,创新西柏坡思政教育
一、实物展示与情境还原:让革命文物 “活” 起来
西柏坡留存的大量革命文物,每一件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。高校可在校内打造专门的西柏坡革命文物展览室,将从当地搜集、复制或经授权仿制的文物进行陈列展示。例如,那一张张记录重大决策时刻的会议手稿,纸张虽已泛黄,字迹却依然坚毅有力,仿佛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家们围坐桌旁,为新中国蓝图殚精竭虑的身影;还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棉衣、简陋的武器装备,静静诉说着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。
为增强感染力,可利用现代声光技术,在文物展示区营造情境氛围。当学生走近七届二中全会的模拟场景前,灯光渐暗,模拟的曙光透过窗户洒在会议桌上,同时播放当年会议现场的音效还原,如讨论声、纸笔摩挲声,让学生仿若穿越时空,置身于那个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,深刻领悟 “两个务必” 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深远意义。这种沉浸式体验,使革命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陈列品,而是能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历史见证者,极大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。
二、数字化赋能:打破时空界限,拓展文物内涵
借助数字化技术,为西柏坡革命文物插上腾飞的翅膀。一方面,建立高规格的文物数字化数据库,对文物进行全方位高清扫描、3D 建模。学生即便身处千里之外,通过线上平台轻点鼠标,就能 720 度旋转查看文物细节,从文物的纹理、磨损痕迹中探寻历史线索。例如,对于西柏坡纪念馆中的珍贵文物 —— 毛泽东同志批改文件时用过的毛笔,数字化呈现后,学生可以清晰看到笔杆上岁月留下的摩挲印记,感受伟人日夜操劳的辛勤付出。
另一方面,利用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技术开发配套应用。以 AR 为例,学生用手机扫描教材中的文物图片,即刻弹出动态信息框,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、相关历史人物的回忆片段,甚至能模拟文物的制作过程。如扫描一张土改时期的地契,眼前便呈现出农民分到土地时欢呼雀跃的虚拟场景,配合详细解说,将文物所关联的历史脉络完整呈现,拓宽学生知识视野,让思政教育更加立体多元。
三、红色研学与实践创作:从文物感悟走向知行合一
组织学生赴西柏坡开展红色研学之旅,是让思政教育落地生根的有力举措。在实地参观中,学生近距离接触革命文物,亲身感受其承载的厚重历史。当学生站在中共中央旧址前,亲眼目睹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的简陋房屋,亲手触摸屋内陈旧的桌椅,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层面。
研学过程中,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创作活动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围绕某一革命文物或历史场景进行短剧创作并表演。如以 “西柏坡时期的军民鱼水情” 为主题,学生们自编自演,重现群众为部队送军粮、照顾伤员等感人场景,在表演中深化对军民团结力量的认知。此外,还可引导学生创作红色主题绘画、诗歌、调研报告等,将对革命文物的感悟转化为具体成果,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行动的跨越,提升综合素养。
四、跨学科融合:深挖文物知识,提升思政深度
将西柏坡革命文物融入跨学科教学体系,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。在历史学科中,以文物为线索,深入剖析西柏坡时期中国社会变革,如通过研究土地改革相关文物,解读政策出台背景、实施过程与深远影响,让学生明晰历史发展逻辑。
在文学领域,组织学生赏析西柏坡时期的红色文学作品,如革命诗词、战地通讯等,并结合当时的文物史料,探究作品创作背景与情感寄托。从一首激昂的战歌歌词中,联系战士们使用过的冲锋号文物,挖掘背后蕴含的英雄主义情怀,使文学赏析更具历史厚重感。
于艺术学科而言,引导学生临摹西柏坡革命绘画、学习革命歌曲演唱,同时了解创作这些艺术作品所依托的历史事件与文物,让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交融,全方位提升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感悟深度,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。
五、新媒体传播:讲好文物故事,弘扬西柏坡精神
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西柏坡革命文物故事,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。创建高校专属的西柏坡文物新媒体账号,如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短视频账号等。定期推送 “文物档案” 系列内容,以图文并茂、生动有趣的形式介绍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。例如推出 “一封家书背后的西柏坡情怀”,讲述某位战士在西柏坡期间写下的家书,展现其对家人思念与对革命事业坚定信念的矛盾与统一。
制作短视频时,采用动画、情景再现等多种手法。将文物拟人化,让 “一盏西柏坡的煤油灯” 开口讲述它见证的彻夜会议、紧急决策,以新颖视角吸引学生关注。发起线上互动话题,如 “我心中最具力量的西柏坡文物”,鼓励学生分享感悟,增强参与感,让西柏坡精神借助新媒体的东风,吹进万千学子心田,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。
六、家校社协同:构筑全方位文物思政教育生态
创新西柏坡革命文物思政教育,离不开家庭、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力。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,要将文物思政课程系统化,纳入教学计划,配备专业师资,确保教学质量。
家庭层面,家长可与孩子一同参观西柏坡或线上浏览文物资源,在日常生活中分享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,传承红色家风。如亲子共读西柏坡相关书籍后,交流心得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。
社会机构应积极配合,博物馆、纪念馆加大对西柏坡文物宣传推广力度,举办巡回展览、专题讲座;社区组织红色文化活动,邀请老党员讲述西柏坡见闻,营造全社会崇尚革命文物、学习西柏坡精神的良好氛围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思政教育生态,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肥沃土壤。
总之,西柏坡的革命文物是不可多得的思政瑰宝,蕴含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。高校与社会各界应群策群力,以创新思维、多元手段挖掘其价值,让这些文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,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熠熠生辉。让青年学子在与革命文物的亲密接触中,汲取奋进力量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,续写西柏坡精神新的时代华章。
- 上一篇:借助现代教育技术,创新西柏坡思政教学
- 下一篇:没有了